国内需求有较强支撑 制造业具备回稳基础
发布时间:
Dec 12,2018
11月30日,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采购经理指数。11月份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50.0%,比上月小幅回落0.2个百分点,处于临界点;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.4%,比上月回落0.5个百分点。
专家表示,目前制造业PMI的回落主要受短期季节性因素影响,制造业后期走势仍具有平稳基础。非制造业则要注重强化非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动力基础和需求基础,以更好发挥其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。
制造业景气度回落,但结构持续改善
11月份,制造业PMI为50.0%,环比小幅回落0.2个百分点,处于临界点,创下了2016年7月份以来的新低。
今年以来,制造业PMI从2月份50.3%的低位开始回升,5月份升至51.9%。此后,制造业PMI震荡下行,11月份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。
从13个分项指数看,同上月相比,新出口订单指数、产成品库存指数、原材料库存指数、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指数有所上升,积压订单指数同上月持平,其余7个指数均有所下降。
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统计师赵庆河表示,11月份,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1.9%,比上月微落0.1个百分点,持续位于景气区间。不过,需求扩张有所减缓,新订单指数为50.4%,低于上月0.4个百分点,高于临界点,表明企业产品订货量增速有所放缓。
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,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降至年内低点,分别为50.3%和46.4%,比上月回落7.7和5.6个百分点。特别是出厂价格指数回落至临界点以下,其中石油加工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出厂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较大。
“尽管制造业PMI处于临界点,但多数行业处于扩张区间。”赵庆河分析说,11月份,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、纺织服装服饰、医药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、电气机械器材等制造业PMI位于52.0%及以上相对较高运行水平。受部分地区采暖季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因素影响,高耗能行业PMI降至48.4%,其中石油加工、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制造业PMI均位于收缩区间,且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。